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中國4A級風景區名錄旅游

中國4A級風景區名錄

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從779年南詔王異牟尋遷都陽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歷史,F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陽苴咩城的基礎上恢復的,城呈方形,開四門,上建城樓,下有衛城,更有南北三條溪水作為天然屏障,城墻外層是磚砌的;城內由南到北橫貫著五條大街,自西向東縱穿了八條街巷,整個城市呈棋盤式布局。大理古城簡稱葉榆,又稱紫城,其歷史可追溯至唐天寶年間,南詔王閣邏鳳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方圓十二里,城墻高二丈五尺,厚二丈。東西南北各設一門,均有城樓,四角還有角樓。解放初,城墻均被拆毀![詳細]
呼倫貝爾大草原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是個風光優美、景色宜人的地方,那里有一望無際的綠色,有延綿起伏的大興安嶺,還有美麗富饒的呼倫湖和貝爾湖。這里被人們盛贊為北國碧玉,人間天堂。春天,冰雪融化了。小草飄動著細細的嫩芽,花兒在風中散發著無限的幽香,草原的野草野花開始盛開了,五顏六色的,就像一塊漂亮的地毯,披在呼倫貝爾的大地上。樹木也穿上了綠色的紗衣,春燕歡笑著歸來,整個大草原春意盎然。春天的呼倫貝爾變得萬紫千紅,美不勝收。夏天這里空氣清新,氣溫涼爽,是避暑度假的勝地。一場細雨過后,一覽草原風光.美麗的大草原一眼望不到邊,藍天白云、碧草綠浪、湖水漣漪、牛羊成群、點點氈房、裊裊炊煙,整個草原清新寧靜。茫茫無際的牧場,傳…[詳細]
西夏王陵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黨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興慶府(銀川市)稱帝建國,于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其疆域“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余里”,最鼎盛時期面積約83萬平方公里,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內蒙古西部、陜西北部、青海東部、新疆東部及蒙古共和國南部的廣大地區。前期與北宋、遼平分秋色,中后期與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據西北兩百年”。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園,位于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里的賀…[詳細]
解州關帝廟
  •在關羽的家鄉,朝拜武圣人關羽,瞻仰關帝祖廟。•這里是國內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最完整的關帝廟。•觀賞廟懸掛的康熙、乾隆、咸豐三位皇帝親筆、欽定的匾額。解州作為關公的故鄉,關帝廟興建的歷史頗早。據有關碑刻記載,遠在陳隋之際,解州關帝廟已經修建。宋元到明清,隨著社會各界對關公美化、圣化和神化的浪潮不斷高漲,又對解州關帝廟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修復、重建和擴建。清朝末葉,該廟曾數次失火,損失慘重,但在民國年間又予以修復和重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對解州關帝廟這座古老的建筑群落極為重視,不僅將它列入了國家重點文物單位予以保護,而且一再撥款,對這座廟宇進行維護修…[詳細]
靈石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2003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游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靜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后建成。建筑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鱗”、“虎”五瑞獸造型,總…[詳細]
轎子雪山旅游景區
  轎子山位于昆明市祿勸縣務蒙鄉境內,全山方圓百余里,境內最高海拔4344.1m,最低海拔2300m,相對高差超過2000m。是昆明地區的最高峰。轎子雪山山勢險峻,有數座山峰遠看猶如轎子,故名轎子雪山。整座山相對高差3000多米,加上特有的地形,形成獨特的立體氣候,從山腳垂直向上氣溫逐漸下降。轎子山是云南緯度最低的冬季積雪山峰,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每年春季有幾十種杜鵑花盛開在山間。加之山上大小不等的高山湖泊、高山草甸,使得轎子雪山璀璨多姿。10月至次年4月中旬,山間白雪皚皚,冰湖、冰瀑布、霧凇、雪原等景觀又裝點出另一番景色,可觀賞還可開展滑雪等運動。轎子雪山風景區在海拔3800~4100米的地段上…[詳細]
北戴河風景名勝區
  秦皇島北戴河風景名勝區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西南,南臨渤海,北靠聯峰山。因為它擁有避暑勝地北戴河、歷史名城山海關和天然不凍良港而馳名天下。北戴河風景名勝區位于秦皇島市西南部,距市中心16公里。北戴河景區西起戴河口,東到鷹角亭、鴿子窩,風景區面積19.5平方公里,是馳名中外的旅游避暑勝地。在北戴河海濱悠緩漫長的海岸線上,分布著沙質細軟的緩坡海灘,這里海水清澈,鹽度適中,是天然優良海濱浴場。景區內名勝古跡眾多,其中名聲最著者合稱二十四景。海濱環境優美,風光秀麗,且森林綠化覆蓋率很高,所以北戴河的鳥類資源也極為豐富。據有關資料所載,我國鳥類共計1186種,而北戴河就有20個目61個科的405種,其中屬國…[詳細]
南京路步行街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最熱鬧最繁華的商業大街,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在這里匯集了數百家現代化商廈、中華老字號商店及名特產品商店,南京路成為我國最大的零售商品集散地和商業信息總匯,每天流向南京路的人流達到上百萬人次。入夜,整條南京東路燈光閃亮,五光十色。南京路以其華美的建筑、林立的商店、繁華的街市、輝煌的夜景而不負其中華商業第一街的美譽。1999年,這條中華商業第一街改建成中國第一條全天候步行街。全長1033米的南京路步行街一期規劃從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采用不對稱設計,在筆直的南京路的偏北面,有一條始終貫穿全街的金帶,里面集中了各種花壇、候車亭等,在夕陽的照射下,金帶宛如一幕幕豐富多采的動感電影。同…[詳細]
荔波小七孔風景區
  小七孔風景區,位于貴州省荔波縣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距大七孔景區5公里,景區全長7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有百多個游覽景點。景區全長7公里,得名于響水河上一座建于清道光年間的小七孔橋,為道光十五年所建!靶∑呖罪L景區”因此得名。景觀與九寨溝頗有幾分相似,特別是水的顏色一點都不遜色。最具九寨神韻的則是“臥龍潭”和“龜背山森林公園”的“野鴨池”。由于景區特有的奇、俊、秀、古、雄等自然美,加之飽含濃郁的布依、水、苗、瑤等民族風情。小七孔景區融山、水、洞、湖、瀑為一體,森林密布,怪石嶙峋,清流跳躍,瀑布飛濺……巧奪天工,渾然天成。輕柔恬靜的涵碧潭,古風亦存的七孔古橋,飛流狂瀉的拉雅瀑布,潭瀑交…[詳細]
青島海濱風景區
  青島海濱風景區位于青島市區南部沿海一線,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陸地包括青島山、信號山、觀象山、太平山、八關山、小魚山及南側區域。海域則有團島灣、青島灣、匯泉灣、太平灣、浮山灣等海域及所含島、礁、海灘等。主要風景游覽區有八大關景區、八大峽景區、太平山景區和太平角景區。主要風景點有棧橋、魯迅公園、小青島、小魚山、百花苑、匯泉廣場、五四廣場、音樂廣場、燕兒島公園、第一、二、三、六海水浴場及海濱觀光大道――東海路、香港路等。從20世紀初開始,青島由一處軍事重鎮、商埠逐步發展成為城市,并以其優美的自然環境、適宜的氣候成為當時國內最早的避暑勝地。二、三十年代,國內一大批學者、文化界人士云集青島…[詳細]
潮州廣濟橋
  廣濟橋,即潮州廣濟橋,古稱康濟橋、丁侯橋、濟川橋,俗稱湘子橋,又稱潮州湘子橋。在潮州城東門外,全長518米,橫臥在滾滾的韓江之上,東臨筆架山,西接東門鬧市,南眺鳳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壯麗迷人。湘子橋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啟閉式橋梁,與趙州橋、洛陽橋、蘆溝橋并稱中國四大古橋。該橋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初筑石墩1座,置大船86只,架舟為梁,拴以大繩,成為一座浮橋。至明正德八年(1513)始建橋墩24座,其中,東段13座,西段11座。橋墩、橋梁均以巨石砌成,石梁長13米至15米,寬近1米,橋中間以18只梭船連成浮橋。正德八年(1513)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獨特風格。該橋…[詳細]
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區
  六祖故里旅游度假區是集旅游、觀光、會議、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度假區。度假區內的國恩寺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嶺南第一圣域,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公元706年),唐中宗龍三年賜名“恩國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出生和圓寂之所及《六祖法寶壇經》輯錄之地,是禪宗三大祖庭之一。寺內有:六祖手植千年荔枝樹,武則天“敕賜恩國寺”牌匾,六祖父母墳,卓錫泉,浴身池等文物古跡。六祖,是指禪宗六代祖師之統稱,即一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其中,六祖惠能被尊為禪宗六祖;菽,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菽艿玫轿遄婧搿[詳細]
南澳島
  南澳島位于廣東省和福建省交界的洋面上,由大小23個海島組成,人稱“潮汕屏障,閩粵咽喉”。島上生長著1400多種熱帶和亞熱帶植物,棲息著多種野生動物,離主島3.9海里處有一個鳥島,是侯鳥自然保護區。島上除了留有長山尾炮臺、總兵府、雄鎮關等古跡,還建有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青澳灣旅游區。南澳是廣東唯一的海島縣,也是全國14個海島縣(區)中唯一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偯娣e113.8平方公里,由南澳島及周邊33個島嶼組成,其中主島111.44平方公里,海域4600平方公里。全縣設后宅、云澳、深澳三個鎮和青澳旅游度假區、海島國家森林公園兩個管委會。海島生態優美,旅游資源豐富,是全國生態示范區、首批國家級![詳細]
萬綠湖
  萬綠湖風景區位于廣東省東源縣境內,距河源市區6公里,它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湖---新豐江水庫,是一九五八年籌建新豐江電廠時,在新豐江流徑的最窄山口--亞婆山峽谷修筑攔河大壩蓄水形成的。新豐江水庫湖面面積370平方公里,庫容量139億立方米,因四季皆綠、處處是綠而取名萬綠湖。萬綠湖距廣州、深圳均在200公里以內,堪稱是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園”。建設這一人工湖,新豐江流域的人民群眾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新豐江是東江水系的最大支流,發源于新豐縣玉田點兵,自西向南經河源市區流入東江,全河長163公里,集雨面積5813平方公里。蓄水時淹沒面積390平方公里。23091戶94311名群眾遷移到韶關、惠州及本縣…[詳細]
小武當風景名勝區
  小武當風景名勝區位于贛州市龍南縣境內,規劃總面積30.8平方公里,由武當和關西兩個片區組成,包括武當峰、玉筆峰、棋棠山、關西圍4個景區和燕翼圍、太平橋、烏石圍、蔡屋古榕4個獨立景點。小武當風景名勝區以丹霞峰林地貌景觀和贛南客家圍屋文化景觀為主要風景資源特色,景點分布集中。風景名勝區內丹霞峰林沿105國道展開,綿延十里,形成國內有代表性的丹霞峰林長廊景觀。關西新圍、燕翼圍等圍屋保存完好、規模宏大、功能豐富,是贛南客家方型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小武當山位于距龍南縣城45公里的贛粵兩省交界處,是融丹霞石林風光和佛教文化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主峰海拔864米。小武當山西側有10…[詳細]
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位于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應縣木塔建于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臺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檐。外觀是五層,但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梁枋和短柱等建筑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據測,建筑該塔實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左右。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長期經受風雨侵蝕,并曾遭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強烈地震,雖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實踐證明,它是建筑結構與使用功…[詳細]
常家莊園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財取天下之抱負,逐利四海之氣概,制茗于武夷山,扎莊于恰克圖,拓開萬里茶路,經銷蒙俄北歐,綿延二百余年,遂成富甲海內之晉商巨賈,中國對俄貿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于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代代恪守“學而優則賈”的家訓,源源將優秀的文化人才輸送到商界,經商集團保證了持久精英,縱橫捭闔,將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完美地體現在經濟意識與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經濟理性與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馳名中外之儒商望族。作為堅持“學而優則賈”的儒商世家,常家非常重視子弟們的學術教育,家族中既有進土、舉人、秀才,又不乏書畫名家。除了深邃的儒文化內涵外,這里的藝術含量也…[詳細]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坐落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城區西南郊,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初期著名的臺兒莊戰役而修建,于1992年由臺兒莊區人民政府籌資建成,1993年4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占地面積3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融展覽館、影視館、全景畫館于一體。一九三八年春,中國軍隊重創日本侵略軍兩個精銳師團,殲敵萬余人,取得了抗日戰爭初期繼平型關大捷后的又一重大勝利,這就是震驚中外的臺兒莊大戰。時隔半個多世紀,英雄的臺兒莊人民沒有忘記血與火的歷史,沒有忘記為保衛這塊土地而犧牲的千萬將士。為了弘揚民族精神,對子孫后代進行愛國主義傳統教育,經中宣部批準,臺兒莊人民政府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二日,投資1900…[詳細]
遵義會議會址
  遵義會議會址在遵義老城子尹路(原名琵琶橋)東側,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個建筑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為中西合璧,臨街有八間鋪面房,當年為房主經營醬醋及顏料紙張。鋪面居中有一小牌樓,檐下懸掛著毛澤東1964年11月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字的黑漆金匾(此為毛澤東為全國革命紀念地唯一的題字)。街面房連接主樓與跨院之間有一座青磚牌坊。牌坊上方用碎藍瓷鑲嵌著慰廬二字。牌坊的另一面有慎篤二字。遵義會議會址主樓坐北朝南,一樓一底,為曲尺形,磚木結構,歇山式屋頂,上蓋小青瓦。樓房有抱廈一圈,樓頂有一老虎窗。樓層有走廊上,可以憑眺四圍蒼翠挺拔的群山,指點昔日紅軍二占遵義…[詳細]
鼎湖山
  鼎湖山是嶺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慶城區東北18公里,位于北緯23°10’,東經112°31’。因地球上北回歸線穿過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學者譽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1956年,鼎湖山成為我國第一個自然保護區。1979年又成為我國第一批加-合國科教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的保護區,建立了“人與生物圈”研究中心,成為國際性的學術交流和研究基地。鼎湖山面積1133公頃,最高處的雞籠山頂高1000.3米,從山麓到山頂依次分布著溝谷雨林、常綠闊林、亞熱帶季風常綠闊葉林等森林類型。而保存較好的南亞熱帶森林典型的地帶性常綠闊葉林是有400多年歷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價值聞…[詳細]

亚洲黄色片